本文目录
有一个成语叫“晨钟暮鼓”,即清晨时候敲钟,日落时分敲鼓,这是源自于唐代关于城门开关的规章制度。清晨敲钟已提示开启城门,人们可以进出,傍晚击鼓以提示关闭城门,实行宵禁限行。在这里“鼓楼”相对应的是“钟楼”,在建筑里安置一口大钟,与鼓楼遥相呼应,起到的是一样的报时效果。不过制造大钟的成本明显比大鼓高的多,一般只在城市才有设置,因此鼓楼相对而言要普及得多。
除了记录时辰外,由于鼓声可以扩散到很广的范围,因此鼓楼又被用作在敌情或灾害等突发状况来临时,及时报警传递信息,相当于现在的公共广播。宋朝孔平仲的《孔氏谈苑·封置鼓楼》就记载道:“齐李崇为兖州刺史,州劫盗,崇乃村置一楼,楼悬一鼓,盗发之处,搥鼓乱击,诸村如闻者,槌鼓一通,次闻者,复挝以为节,俄顷之间,声布百里,伏其险要,无不擒获。”在此则记载中,刺史所设置的鼓楼其起到了有效的预防和通知抓捕盗贼的作用。
正是因为鼓楼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全国各地才会广泛推广此“先进经验”,特别是重要城市的鼓楼都会建得“高大上”,和钟楼一起作为该城市的地标建筑而存在。由于造鼓楼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让我们挑选其中几个著名城市的鼓楼来欣赏其风采。
1.
钟楼和鼓楼的起源: 在人类社会,为了统一人们的行动,就必须统一时间,因此需要建立授时系统。 中国古代的授时系统就是人们常说的“晨钟暮鼓”,即早晨敲钟,傍晚敲鼓,钟楼和鼓楼因此而产生。
2.
用途:报警报时 如唐代实施晨钟暮鼓,鼓响,城门关闭,实行宵禁;钟鸣,城门开启,万户活动。 老百姓都习以为常。 为了准确时间,钟鼓楼最早备有4个铜漏壶,分别叫:天地、平水、万分、收水。
钟鼓楼他们各自的特点是钟楼是一个方形的而且在楼的平台上挂有一口大的铜钟,钟楼的正中心底下是有一个泉眼的里面是有水的,而鼓楼是在钟楼的西北方向400米处是一个长方形的建筑鼓楼的底下有三个门洞现在鼓楼下面只有最中间的一个大门洞可以供行人出入而两侧的门已经封了而钟楼下面的四个门洞是不允许行人通过的
建议先参观佛学院,然后再参观大雄宝殿和莲池,最后可以到翠云阁和藏经阁。 原因是:佛学院是雍和宫中重要的文化遗产,是学习佛法的地方,可以了解到雍和宫的历史与精神。而大雄宝殿和莲池则是雍和宫的主要建筑,其中大雄宝殿是供奉释迦牟尼佛的地方,而莲池则是雍和宫的标志性景观。翠云阁和藏经阁则是雍和宫内保存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可以感受到古典文化的魅力。在游览雍和宫时,我们还可以品尝宫内的精美点心和茶叶,了解北京传统的茶文化。同时,在雍和宫周围还有很多特色小吃和纪念品店,可以尝试一下当地的美食和购买一些纪念品。
本文由nbhuibo专业教育网于2023-10-02发表在nbhuibo专业教育网,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luojiang.nbhuibo.cn/dnfsf/746.html